正文

是否健身減肥,是否健身減肥怎么看

dfnjsfkhak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是否健身減肥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是否健身減肥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 減肥和健身的不同?
  2. 健身一個月,為什么只掉5斤肌肉,不掉脂肪?
  3. 減肥的人不想運動只跳繩可行嗎?

減肥和健身的不同?

一、目的不同減肥:減肥的目的是減少人體過度脂肪、體重。健身:健身的目的是提高各項身體機能能力、緩解壓力。

二、指標不同減肥:減肥的指標包括體重指數(shù)、體質(zhì)指數(shù)。健身:健身的指標包括形態(tài)指標、呼吸循環(huán)功能指標和素質(zhì)指標,其中,形態(tài)指標包括圍度指標、充實度指標和體成分指標。

是否健身減肥,是否健身減肥怎么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三、方法不同減肥:減肥的方法包括體育運動、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和外科治療等。健身:健身的方法除了體育含括的項目之外,還有很多內(nèi)容,例如,寫字、唱歌、做家務、練習正位瑜伽等。

健身一個月,為什么只掉5斤肌肉,不掉脂肪?

首先,健身了,不可能存在只掉肌肉,一點脂肪沒有減少,只能說掉了很多肌肉,脂肪沒有掉多少,下面來說說可能出現(xiàn)的原因。

第一:大量的有氧運動,并且沒有很好的控制飲食。

是否健身減肥,是否健身減肥怎么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只做大量的有氧運動,是會導致肌肉流失的,而你又沒有很好的控制飲食,從而導致脂肪也沒有減少太多。

第二:訓練過度,并且是小重量力量訓練

開始健身的人群,會犯一個錯誤,就是瘋狂訓練。幾乎每天都練,并且每天重復訓練同樣的部位。要知道肌肉是在休息時候長的,我們訓練是為了破壞肌肉纖維,通過休息恢復,讓肌肉纖維變的更粗壯。而每天都練,肌肉沒有一個恢復休息的時間。

是否健身減肥,是否健身減肥怎么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第三:沒有充足的蛋白質(zhì)攝入

要知道肌肉的組成部位就是蛋白質(zhì),肌肉是房子,蛋白質(zhì)就是磚頭。如果光有訓練,沒有蛋白質(zhì)攝入,那么破壞的肌肉纖維靠什么去修復呢。其實肌肉無時無刻不再分解和合成之間游走,如果體內(nèi)氨基酸不足,就會導致肌肉分解成氨基酸。

建議:

  1. 關于訓練方面:有一個正確的健身觀念,要想更好的增肌,一定要多做力量訓練,但這個力量訓練一定要分化著練,例如今天胸,三頭,明天背,后天腿。不能每天都練同一個部位。讓肌肉有一個恢復的時間,以這樣的方式安排你的健身計劃

  2. 飲食方面:增肌的飲食方面有兩點,1:總的能量富余,其實我們增肌期是要攝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的。這樣才能有更多的能量用于肌肉的合成。所以增肌期或多或少都會增加體脂。2:充足的蛋白質(zhì)攝入,一般我們增肌期要保證每公斤體重1.5克~2克的蛋白質(zhì)攝入量。例如你75公斤,至少需要每天105克的蛋白質(zhì)攝入量。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雞蛋,肉類。(蛋類和肉類的蛋白質(zhì)含量在13%~20%之間,具體蛋白質(zhì)的攝入,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文章)。

總結:不管是增肌,還是減脂,我們在剛開始健身的時候,應該多去看一些基礎的健身知識,這樣可以讓你在健身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歡迎留言交流!

你好,我是John宋會強,健身讀書,終身學習!

來解答你的疑問,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要判斷是否真的是掉了5斤肌肉,可以用健身房的專業(yè)儀器來測量一下。如果情況屬實,那么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考慮。

有氧運動太多,忽視力量訓練

有氧訓練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減去多余脂肪,但是一味的追求這些心肺有氧訓練方面,會導致肌肉下降。力量訓練(抗阻力訓練)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做的器械訓練,自由力量訓練,這些訓練是可以讓我們保留肌肉,或者增長肌肉的重要途徑。

營養(yǎng)補充不到位,休息不夠

大量的健身訓練,本身就是一個人體適應的過程,在訓練中會讓肌肉水平下降,但是經(jīng)過“超量恢復”,肌肉才能超過原來的水平。如果平時蛋白質(zhì)攝入不夠,肌肉也就無法合成。再加上[_a***_]和睡眠不足,想增長肌肉就是難上加難。

如何兼顧

  • 合理的有氧運動,可以設立一周150~200分鐘。
  • 力量訓練,建議每周3-4次,根據(jù)需求不同,也可以設立不同的強度。
  • 足量的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營養(yǎng)補充。

我是John宋會強,希望我的解答對各位都有幫助,如果有關于健身訓練相關的問題,歡迎提問,我們下個問題見!

很高興減脂妹來回答這個問題

?

這個情況一般有兩種原因,一個就是你自己本身就不胖,然后正常訓練的過程中按著減脂的的飲食吃,有之前就有會員其實自己就挺瘦的,又非覺得要減肥,按他的要求練了,但是第一個月一定是掉肌肉的,因為脂肪層薄的人在訓練的過程中身體優(yōu)先消耗的是你的肌肉而不是脂肪,從第三個月開始適應訓練后才進入肌肉增長的階段。

?

另一種原因就是你的有氧加上力量訓練的時間過長啦,整體訓練時間拖得過長的情況下,比如說訓練兩三個小時,那在訓練的過程中呢更容易消耗的是你的肌肉而不是脂肪,脂肪一般在前60分鐘時消耗是占主要地位的,再往后的消耗就是肌肉來主要去負責了。那我們都知道肌肉的消耗量是脂肪的20倍,肌肉消耗得越多脂肪就消耗的越慢。

?

?

最后呢說一下增肌的人訓練,練應該注意哪些。

?

1:組數(shù)倒沒什么特別的限制,重點是次數(shù),8-12次是增肌,16次以上是減脂,重量越大做的越少,重量越小做的越多,所以如果是小重量做16次那就只是在消耗耐力而不是主要破壞肌纖維使其再生而達到增肌的效果

你好!我是一名健身愛好者。

對于問題中提到掉肌肉不掉脂肪的問題,可以用專業(yè)的儀器檢測一下,如果真的是問題中所說的話一般是以下幾個問題:

一、鍛煉是訓練量過大或過小。一般健身初學者身體會有一段適應期,需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鍛煉強度。如果剛開始健身時身體沒有經(jīng)過訓練而鍛煉量過大營養(yǎng)得不到充分補充會造成肌肉分解。因為過量的運動會導致體內(nèi)的糖原供應不足而,從而肌肉分解供能維持身體需要。而運動量過小的話其實是看不到什么效果的,因為量變才能引起質(zhì)變。肌肉流失不掉脂肪可能是因為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而導致的。

二、鍛煉的方式。運動分有氧和無氧,肌肉生成的原理是超量恢復,也就是鍛煉時肌肉纖維斷裂,鍛煉后肌纖維自我修復生長,修復后的肌肉體積比原來更大。減脂則是熱量的攝入量小于消耗量達到一定值。但是運動健身過程中身體的供能方式為先消耗體內(nèi)的部分糖原再消耗脂肪,糖原多存儲在肌肉當中。過多的有氧運動會造成肌肉的流失。

三、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健身一部分靠運動,一部分靠飲食作息。飲食作息不規(guī)律會導致健身意義不大,比如多量油炸食品奶油等高熱量的飲食攝入導致攝入熱量值高于身體運動消耗值從而讓健身減脂失去效果。而作息的不規(guī)律會導致肌肉沒有充分的時間合成。

規(guī)避以上幾點,會讓你在健身過程當中更快的進步。

減肥的人不想運動只跳繩可行嗎?

謝謝邀請。

跳繩是一項簡易、不需要特殊要求的運動,且運動效果很好。就是需要堅持,跳繩比較單調(diào)、乏味,每天堅持跳繩,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瘦身效果。聯(lián)系穿彈性高的鞋子,保護腳以及膝蓋。

謝謝邀請,看到你的描述104斤左右,對于一個普通的女生來說,只要個子太低、骨架不太小的話,這個體重就可以了,只要保持就行。沒有必要非得90斤左右,太骨感一點都美,這是一定。

如果不想運動卻想要跳繩,這個就有點矛盾了,不過也可以接受,不過再好的動作也要有時間的支撐能夠起到減脂的效果,跳繩也一樣,建議一周來個3到4次,每次來它個10組,每組150下,速度和量可以慢慢的往上提,跳完了建議你去快走個20分鐘。

然后回來拉拉腿,放松放松,運動之前一定要活動活動關節(jié)簡單預熱一下,這個雖然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確很有用可以降低你受傷的風險,同時還可以避免小腿變粗,增加柔韌性。

以上為個人經(jīng)驗所寫如有補充建議請留言或者關注,謝謝!

可以的,在保護好膝蓋的情況下,跳繩既簡單又實用!

國外有網(wǎng)友親身實證跳一個月,明顯減脂的積極效果!所以,跳繩是不錯的減脂方式!在同等時間里,跳繩減脂功效最大!

不過這個跳繩減脂的方法有講究!一個是跳繩的速率即運動強度,還有一個就是跳繩時間,兩者結合都有效才能達到減脂目的!



實際情況來說,跳繩能讓人很快進入高心率范圍,一般人若吃不消,可以慢慢來,花多點時間進入!比如,做徒手操,活動關節(jié),尤其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活動好,然后先跳個2分鐘,速率一般,達到每分鐘100下的速率即可,讓身體逐步進入工作狀態(tài)!休息1分鐘,再來個2組,熱身結束!那就5分鐘為一組,每組按跳繩速率120/分的強度,休息2分鐘,循環(huán)3組,就可以!

若體質(zhì)一般,則降低跳繩速率,盡可能延長時間!若素質(zhì)可以,那就加大速率提高強度,可適當縮短時間!

所有一切,以自我感覺不過度疲勞,心慌為準!自行調(diào)整!

相信結合飲食控制,跳繩減肥效果就顯露出來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是否健身減肥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是否健身減肥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yayinprint.com.cn/post/128766.html